全文搜索
首 页 >资料 >重要发言 >

正文

重要论述 | 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发布时间:2025-03-04 11:42:23     来源: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运营中心

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3日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方高度重视印尼在东盟的地位和影响,愿同印尼和其他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双方和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为此,我们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坚持讲信修睦。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中国愿同东盟国家真诚相待、友好相处,不断巩固政治和战略互信。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勇于变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探索和开辟顺应时代潮流、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我们应该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探索和实践,坚定对对方战略走向的信心,在对方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牢牢把握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大方向。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商谈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共同绘就睦邻友好的美好蓝图。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坚持合作共赢。“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中国愿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平,争取使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

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第三,坚持守望相助。中国和东盟国家唇齿相依,肩负着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责任。历史上,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在掌握民族命运的斗争中曾经并肩战斗、风雨同舟。近年来,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抗击印度洋海啸到抗击中国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各国人民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形成了强大合力。

我们应该摒弃冷战思维,积极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理念,共同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我们应该深化在防灾救灾、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联合执法等方面的合作,为本地区人民营造更加和平、更加安宁、更加温馨的地区家园。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防长会议机制,就地区安全问题定期举行对话。

对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存在的分歧和争议,双方要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妥善处理,维护双方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

第四,坚持心心相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保持中国—东盟友谊之树长青,必须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去年,中国和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每周有10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交往多了,感情深了,心与心才能贴得更近。

我们要促进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的友好交流,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增进人民了解和友谊。中国愿向东盟派出更多志愿者,支持东盟国家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事业发展。中国倡议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今后3到5年,中国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第五,坚持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享誉世界的辉煌文明。这里是充满多样性的区域,各种文明在相互影响中融合演进,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提供了重要文化基础。

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欢迎域外国家为本地区发展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域外国家也应该尊重本地区的多样性,多做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稳定的事情。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东盟共同体、东亚共同体息息相关,应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多元共生、包容共进,共同造福于本地区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的一部分


***

学习时刻 |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专栏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为世界提供了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共建国家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指导原则、丰富内涵、目标路径等进行深刻阐述,对于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共同学习。


责任编辑:李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主办单位:国家能源局      运营单位:中国国信信息总公司

京ICP备11044902号

为了您最佳的浏览效果,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IE9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DR_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