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致力于推动国际政治学术理论研究与中国及世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相结合。中心的成立是该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心的基本运行模式是:以课题为导向,通过与校内外所有关注中国与世界的能源安全和战略问题的机构和个人的合作,为政策研究、企业战略研究、学术研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中心网站“中国能源在线”的推出,其宗旨是为了把中心提升为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内外联接桥梁,进一步落实中国政府能源资源国际化人才培养规划以及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中心核心人员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骨干,研究背景主要集中在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及外交领域。中心的特点是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即在扎实的经济学及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热点能源问题进行深入的战略研究。中心的优势一为纵向优势。可以较为便利地调动中国人民大学各个学院如经济学院、法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等优势专业和研究力量支持中心所承接的各类政策性或企业咨询项目;二为横向优势。中心与美国一些智库,如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等,英国战略研究所(IISS)、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OIES)、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IIP)、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IEEJ)、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俄罗斯能源安全基金会、香港城市大学等国际能源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能源研究合作联系或教师、学生交流机制。
2014年,中心成为国家能源局首批研究咨询基地。在同时成为基地的16家单位之中,中心是唯一来自高校的机构。著名国际能源问题研究学者许勤华教授为现任中心主任。
【现任领导】
主任:许勤华
【组织机构】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官网)
【研究成果】
自成立以来,中心完成国家人才办、中组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重庆市政府、国家节能中心等党政机构和中石油等企业委托的多项重大课题。承接的科研项目具有政府性、国际性、高端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中心出版了包括年度系列报告(8部)、中英文专著(27部)、研究报告(若干)、重点期刊论文(436篇)在内的多项研究成果。中心还定期举办《中国能源国际合作论坛》、能源智库对话等高端学术活动。
中心从2008年起与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开始了合作,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合作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项目合作研究。中心参与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研究》的子课题《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理论框架》的研究,完成了对中国能源外交理论框架的设计;参与了国家能源局有关《中国参与国际能源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从全球、地区以及国家的视角比较研究了世界主要国家能源资源潜力、供需形势和能源产业、能源的发展趋势、能源管理体制、能源机制,并通过对其能源战略的历史和现状、内涵和特点、现实和趋势的剖析,为我国制定和完善对内和对外能源战略及政策提供借鉴与参考;中心参与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资源国际化人才2010-2020规划》政策制订工作,在国际合作司的带领下完成了能源资源国际化人才规划,并将工作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和问卷调查整合出版了第一部《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中心还在国际合作司的领导下成功申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能源项目《通过分布式能源提高亚太经合组织低碳示范城镇的能源效率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鉴定其潜力,挑战与对策》,此项目为胡锦涛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中与21个经济政府首脑交流时的内容之一。
第二,参加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委派的有关国际能源会议,以专家身份对中国能源政策进行阐述和解释,获取更多理解和支持。中心主任许勤华教授在APEC EWG第36、37和38届工作会议中作为研究小组组长提交的APERC《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所作的各项努力以及对世界的贡献。
第三,建立了能源资源国际化人才共同培养合作机制。中心研究生学生作为实习生在国际合作司定期做一些资料整理及辅助工作,在支持能源局工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以及职业规范性。
【主要产品】
(1)长期对重点地区和重点国家的基础性和跟踪性研究
关注地区包括俄罗斯中亚地区、西亚北非(中东)地区、拉美地区、北美地区、大洋洲、欧洲和非洲。
(2)创立相关能源研究成果品牌
自2010年起,中心开始每年出版一本《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2016年出版的《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2015/2016:“一带一路”能源投资》依循了以往报告的基本结构分地区篇和主题篇,突出了“一带一路”地区能源合作研究的前沿课题。中心还在2015年底推出微信公众号“明德能源中心”,借此平台推出信息产品《人大全球能源新闻索引》,跟踪全球主要媒体报道的重大能源时间,并每日更新。2016年,中心推出“人大能源风险指数”,并连续两年发布《“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为“一带一路”沿线能源投资进行政治风险预警;
(3)有选择有重点地举办各类(小型、中型和大型内部或国际)能源研讨会
主要能源论坛和会议包括2016年12月北京举办的“能源:国际视野下的跨境对话”、2014年9月北京举办《中国能源国际合作论坛》暨APEC中国年能源分论坛、2013年9月北京举办的《中国能源国际合作二十年研讨会》、2013年3月北京举办的《人大-牛津北美能源独立对中国的影响圆桌会议》、2012年12月上海举办的首个分布式能源领域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际会议暨分布式能源研究论坛》和2010年7月北京举办的《未来能源关系二十年研究座谈会》等等。中心还不定期地举办《中外能源对话》,并及时把来访的国外能源专家和官员的发言整理成研究资料或内参等。2016年中心邀请德国能源署前署长来京发表演讲。
(4)开发能源教学课程
中心设有面对研究生(含博士生)、本科生几个层次的《能源与环境政治经济学研究》、《国际能源与环境实务研究》和《中国能源政策研究》(全英文课程)等专业必修及选修课。2011年中心协助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订了《中国能源资源国际化人才2010-2020规划》,并开始向相关单位输送能源和环境研究和实务人才。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网站资料整理)
编辑: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