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能源产业景气指数(2022年二季度)报告》今日发布。
进入二季度,尤其5月下旬以来国内经济运行中向好因素不断增多,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政策实施以来,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达产节奏不断加快,5月份、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0.7%和3.9%,呈逐月明显回升态势,其他经济指标也边际改善,经济恢复势头向好。上半年,能源产业持续发挥基础性产业作用,石油、煤炭和电力三大子行业均呈稳中有升态势,内生动力较强。下一阶段,能源行业仍需在保障能源安全、保障社会民生需要等方面不断发力,以保供稳价为主要抓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生产平稳增长 发展韧性较强
中经能源产业景气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二季度中经能源产业景气指数为104.3,比一季度上升0.4个点。上半年能源行业景气度稳步提升,一方面,得益于主要能源产品价格上涨,营业收入、利润等绩效指标持续向好;另一方面,保供稳价工作持续深化,政策效果不断显现,推动行业运行内生动力增强,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夯实能源基础。能源行业三大子行业中,中经煤炭行业景气指数为106.3,比一季度上升1.2个点;石油行业为101.7,与一季度持平;电力行业为100.2,比一季度上升0.3个点。能源子行业指数走势仍存分歧,但均保持平稳或上升态势,行业发展韧性较强。
经初步季节调整,上半年能源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煤炭行业同比增长12.1%,电力行业同比增长3.3%,石油行业同比下降2.6%。受能源行业保供稳价工作持续推进拉动,煤炭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快速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6.0个百分点;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有所回落,而石油行业由去年全年同比增长1.8%转为下降态势。
今年初以来,国际能源供给缺口未见改善,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态势,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尤其以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为代表,而我国对上述能源产品国际依存度较大,传导速度较快,国内能源工业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与此同时,保供稳价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多数能源产品价格已较年内高点呈现不同程度回落,但由于价格同比的翘尾因素影响,能源行业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仍处高位。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能源行业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1%,涨幅比一季度扩大1.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煤炭行业同比上涨37.2%,涨幅比一季度回落8.2个百分点;石油行业同比上涨36.2%,涨幅比一季度扩大4.2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同比上涨9.7%,涨幅比一季度扩大1.2个百分点。
据统计,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动力煤期货价格由去年末收盘价672.2元/吨上涨至6月末859.8元/吨,涨幅达27.9%,但较上半年高点939.2元/吨下降79.4元,较近一年峰值1982.0元/吨下降近六成。上海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1月份至4月份国内燃料油期货价格持续走高,5、6月份有所回落,但总体上仍由去年末收盘价2892.0元/吨上涨至6月末3846.0元/吨,涨幅近三分之一。随着《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布,国内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有序放开,加之电力供需紧平衡,推动电能价格持续走高。
市场需求旺盛 盈利速度加快
经初步季节调整,上半年能源行业营业收入为8.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连续5个季度运行于20%以上的增长区间。分行业看,电力行业营业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石油行业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27.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煤炭行业为1.6万亿元,同比增长60.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5.7个百分点。
能源行业盈利增速加快,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8544.2亿元,同比增长52.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8.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煤炭行业实现利润4434.8亿元,同比增长174.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9.4个百分点;石油行业实现利润2850.2亿元,同比增长26.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9.0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实现利润1259.2亿元,同比下降26.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2.2个百分点。经测算,上半年能源行业销售利润率为10.4%,比上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比全部工业6.6%的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三大子行业盈利能力均有提升,煤炭行业销售利润率为28.2%,石油行业为9.2%,电力行业为3.6%。国内能源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产品价格高位波动,能源企业增收的同时,减税降费政策的延续以及增值税留抵扣税政策的实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利润率明显提升。
截至二季度末,能源行业产成品资金为2771.4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比一季度末上升12.8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石油行业产成品资金为2145.4亿元,同比增长37.7%,增速比一季度末上升17.7个百分点;煤炭行业为626.0亿元,同比增长18.0%,增速比一季度末上升14.7个百分点。化石能源行业产成品资金均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剔除价格后,石油行业库存小幅增长,但煤炭行业实际库存仍为同比下降,显示煤炭供需状况依然偏紧,在电力迎峰度夏的时间窗口期,保供稳价工作仍需加力。
经初步季节调整,上半年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317.4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6个百分点,仍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部工业投资平均增速。分行业看,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733.0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5个百分点;石油行业为2293.2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4.7个百分点;煤炭行业为1291.2亿元,同比增长40.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7个百分点。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部分地区企业停产面扩大,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放缓,5月下旬随着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明显提升,投资项目建设步伐随之加快。《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陆续出台,能源行业投资信心有望逐步恢复,助力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迎峰度夏存压 提升保供能力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冲击,一方面以保供稳价工作为抓手,保障国内能源安全、保障社会民生需要、助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市;另一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储能、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上半年能源产业景气度稳步提升,内生动力增强,石油、煤炭和电力三大子行业均呈稳中有升态势,能源供需总体实现紧平衡,较去年下半年明显改善。行业多数指标稳中向好,价格涨幅高位回稳,营收、利润增长加快,利润率明显上升,投资信心有望恢复。目前进入电力迎峰度夏关键期,煤炭、电力行业面对高温天气多发、范围广等不利影响,能源保供稳价任务艰巨。电网企业需“源网荷储”多环节发力,继续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强动态监测,提升调节能力,确保电力平稳有序安全供应。
一是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全力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上半年保供稳价工作深入推进效果显著,能源生产稳中有进,保供能力不断提升,发电量3.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原煤产量21.9亿吨,同比增长11.0%;天然气109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9%;原油加工量3.3亿吨,同比下降6.0%,总体上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保证。下一阶段,保供稳价任务依然艰巨,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疫情、旱情、汛情等不利因素交织,能源行业仍需立足当前基本国情和能源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和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扎实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油气方面,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制度方面,不断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同时,持续加强能源供需预测预警,确保国内能源安全,面对地缘政治因素引发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间的合作,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能源供给风险。6月份以来,国内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拉开帷幕。6月上中旬出现今年首轮区域性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局地强度大,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关中多地35℃以上高温天数超过6天,同时南方地区持续降雨告一段落,江南、华南等地也将迎来高温,高温范围进一步扩大。随着企业稳步复工复产,用电负荷大幅增加,需多措并举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安全可靠供电:科学调度精心运维,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作用,加大跨地区电力交易调度;加快电网度夏工程建设,确保电力输送通道安全,全力保障大负荷下的电网安全;加强用电监测预警机制,科学规划错峰用电,保障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二是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随着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占比逐步提高,其发电的不稳定性导致电网输配电压力加大,与此同时夏冬两季用电高峰、日间用电负荷的波动性,对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型储能技术具有响应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可在新能源比重不断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570万千瓦,比2020年增长超七成,新型储能发展大幅提速。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国内新型储能仍处于商业化向规模化发展阶段,面临运营成本高、市场参与度低、盈利模式单一等堵点,需要相关产业政策法规扶持和指引。今年3月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为新型储能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是首个国家层面上针对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文件,地方配套政策以及实施细则有望陆续出台,政策制度保障逐渐完善,将促进新型储能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是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5月末,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11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四成;1月份至5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4349万千瓦,占全部发电新增装机的82.1%,成为发电新增装机主体。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将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印发,我国可再生能源将由能源电力消费增量补充转为增量主体,由政策驱动发展转为市场驱动发展,规模化开发的同时,以高水平消纳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发展需循序渐进,实现供给与消纳规模化增长的同时逐步提质增效,持续推进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解决稳定性可靠性等关键问题,实现由补贴支撑发展转为平价市场化发展。
(报告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联合编制)
(原标题:能源持续发挥基础性产业作用)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