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提到,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谈及今年政府工作时亦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自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双碳”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要如何走好减碳道路,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对此,代表委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张恩迪代表致公党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科技革命和经济转型。在发展目标上,要通过一次能源的多样化,摆脱化石能源的地缘限制,维护能源战略安全;通过利用高效低碳的二次能源,保护气候环境;通过能源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核心上,要聚焦来源多样化、驱动高效率和运行零排放的绿电、绿氢等清洁低碳能源载体;最大限度利用本土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价格波动影响;适应数字经济和智能化科技进步,带动各类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路径上,要发展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综合能源体系,打破原有能源体制壁垒,实现多异质能源统筹协调、互补互济,形成涵盖电力交易、碳交易等多类型绿色交易市场机制。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但在缺乏方法学和交易机制的情况下,其项目经济性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面临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建议,重启并打造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CCER)市场,研究并发布CCUS方法学,推动CCUS项目尽快纳入我国自愿减排机制,更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认为,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但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正在促进电力系统形态的改变。如何破解安全性、清洁性、经济性这个“三角难题”,是全球能源电力领域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他建议,新能源配储能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电源特性,优化新能源配储能的规模、型式。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支持储能容量租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共享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加快建立“新能源+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充分发挥储能调峰调频、功率支撑等多重作用,进一步提升利用水平。明确储能市场定位,加快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建设,体现储能的多元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面,能源电力领域企业具有重要影响,也担负重要责任。作为一家为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等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全产业链服务的综合性特大型集团,中国能建理应充当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者和重要参与者。
“深部地热取热发电和梯级综合利用,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近日受访时建议,加大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双碳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轮驱动。”王焰新建议,在政府层面,成立深部地热领域的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以加速实现深部地热成因和规律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投入资金开展地热资源勘查,为社会资本提供准确的地热资源分布图;参考光伏和风电产业发展规律,为地热产业提供精准补贴。市场层面,他建议在全国择优开展一批深部地热勘探开发试点项目,以试点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地热产业开发;大力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推动深部地热取热发电关键技术研发;利用碳市场为深部高温地热发电和地热供暖等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有效激励;鼓励社会资本成立双碳产业风投基金,并向深部地热产业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针对推动我国抽水蓄能产业快速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打造提出了相关建议。刘汉元表示,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模式是将能量在电能和水的势能之间进行转换,利用电力系统富余电力抽水至高处储存,电力不足时放水发电,具有调峰填谷、调频、储能等多种功能,是目前最成熟、度电成本最低的储能技术,其能量转换效率在75%左右。从成本上比较,抽水蓄能度电成本在0.21—0.25元/千瓦时,远低于其他储能技术。在刘汉元看来,从经济性判断,建设大容量长时储能系统,抽水蓄能是最优选择。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副所长郭建增带来的建议与发展氢能相关。郭建增建议,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扶持绿氢制备产业,推动绿氢产业做大做强。郭建增表示,作为我国水电解制氢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将继续聚焦清洁能源领域,主动探索、锐意创新,努力发展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制氢的骨干力量。深入拓展氢能应用领域,推动规模化发展,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氢能产业发展商业化路径,助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建议,尽快制定燃料电池并网发电管理制度。借鉴早期支持风、光发电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相关制度流程、标准规范,提前出台相应政策,激发产业潜能。他还提到,氢气制备、储运、配送及应用环节成本较高,燃料电池材料耐久性、系统效率和成本也有待进一步改善,现阶段燃料电池并网发电无经济性可言。但随着技术发展及产业规模化和氢源的多元化,发电效率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如何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在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看来,中国应进一步健全符合绿色转型发展要求的“双碳”配套服务体系。譬如,完善碳排放信息强制披露、加快建设统一透明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碳减排的内生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建议,要有针对性地为特定地区提供支持和投资,缓解或避免因气候治理和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引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她还建议,建立关注公平转型的转型金融制度体系,引导金融资本支持绿色低碳转型。
(参考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北京日报、中国电力报)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