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首 页 >新闻资讯 >国内新闻 >能源资讯 >

正文

专访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 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培养更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发布时间:2023-05-29 19:19:42     来源: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

5月24日,由国家能源局主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论坛在福建厦门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迈向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会议期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接受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专访,分享高校积极构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培养更多能源领域国际化人才的真知灼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接受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专访。来源: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本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论坛的主题是“迈向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对此,请谈谈您的感受。

吴小林: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为各国开展能源领域务实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从此次会议上可以看到,十年来能源合作亮点纷呈、硕果累累。一批清洁高效质优的能源合作项目落地生根,能源多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能源政策、技术交流日益频繁,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当今,“一带一路”建设已从“大写意”转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新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能源领域高校在这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培养包括知华友华外籍人才、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人文交流、青年创新创业等多方面多层次促进民心相通、厚植合作土壤、消融政治文化壁垒,从而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此次习近平主席给我校中亚留学生回信,正是肯定了这一点,体现了中国持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以及对新时代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能源合作,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殷切期望。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亚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今年是倡议提出十周年。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鼓励他们为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引发各界强烈关注。请您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在这十年间的国际交流合作成果。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

吴小林:习近平主席重要回信是对学校办学追求、办学成绩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充分肯定,是学校七十年办学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重要回信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情真意切、催人奋进,为学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建设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学校广大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目标,深入实施开放融合战略,积极构建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世界主流大学排行榜国内排名稳步上升,目前,已与近60个国家的200余所高校、企业及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初步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学校自诞生以来始终与国家同向同行,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使命,培养了三十余万名优秀专门人才服务于国内外能源行业,这其中不仅有来自“一带一路”国家优秀留学生代表,还有不计回报、投身“一带一路”能源事业的中国学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已经为“一带一路”80个国家培养了3600余名来华留学生,为“一带一路”近40个国家的5000余名外籍人员组织了300余期培训。学校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力培养中国的国际化能源人才,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订单班”及国家公派等多种形式派出千余名学生赴国外留学,服务于50多个国家200多个油气合作项目;我校与厄瓜多尔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十多年来累计招收学员近两万人次。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搭建能源合作国际交流平台,先后成立了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涵盖17个国家的32所高校,在全球能源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国际引领力显著提升;加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并成为高校(青年)工作组组长单位,凝聚沿线高校智慧,激发青年创新活力;举办金砖国家青年能源峰会暨国际能源青年大会,并在框架下举办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赛,为全世界关心气候变化和能源绿色转型的青年人才搭建了一个共商共享的平台;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碳中和与气候变化驱动绿色转型”教席,协同促进能源绿色转型方面的全球知识流动,在碳中和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展望未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的回信精神,落实国家关于加大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部署,提升学校在全球能源学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一是培养能源领域具有国际胜任力的一流人才。依托世界能源大学联盟等平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质性合作。推出国际胜任力提升工程。通过建设全球能源治理微专业、夏(冬)令营、国际小学期、长短期国际交流项目等多渠道系统提高全校学生的国际视野及国际能力。

二是形成能源领域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教育环境。探索“校-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联合培养机制,建设中哈学院、中土学院,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培养更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打造优质线上授课教育资源,面向海外提供优势学科线上学位项目。加强规范来华留学生培养过程,做强“留学中石大”品牌。举办能源特色中外人文交流活动,树立学校的能源文化大使形象。

三是建设能源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队伍。依托国家碳储平台建设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参与、主导和主持实施国际能源领域合作项目,积极参与或牵头国际性和区域性重大科研项目,发起成立清洁低碳能源学科国际学术组织,汇聚国际能源领域权威专家学者,组织高端学术交流合作,鼓励教师到国际知名学术组织和权威期刊任职。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绿色能源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请您谈谈贵校在落实绿色能源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后续有哪些计划。

吴小林:当前,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变革背景下,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应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快构建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作为深耕能源领域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学校应时而动,主动适应能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对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新要求,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跨界融通和开放融合。

一是系统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发展石油石化传统优势学科,同时,面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清洁化能源转型发展需求,着力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氢能、地热、天然气水合物、碳捕集与封存、储能材料、能源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

二是增强科技战略支撑。聚焦“双碳”目标,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在清洁安全能源体系、节能储能装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形成科技新高地。加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赋能,力争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能源系统、能源经济管理等研究领域形成创新策源地。获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打造碳中和领域能源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示范性平台。持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全面提升服务、支撑、引领能源行业发展的能力。

三是加快培养前沿交叉能源技术领军人才。全面推进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本硕博全链条、贯通式、个性化、定制化培养,加快培养服务国家能源转型发展需要的交叉复合创新人才。

2022年底,学校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碳中和与气候变化驱动绿色转型”教席。学校将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指引下,协同促进全球能源领域的北南合作、南南合作和以中国为纽带的北南南合作等,加速能源绿色转型方面的全球知识流动,培养负责任的世界公民和终身学习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接受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专访。来源: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作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高校(青年)工作组的组长单位,学校在过去一年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宝贵的经验?

吴小林:学校作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高校(青年)工作组组长单位,一年以来,协同成员院校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策划“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教育在行动。专门制作并发布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教育在行动》画册,全面梳理、总结了高校(青年)工作组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框架下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情况;召开工作组会议,凝聚共识,以期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走深走实;二是激发青年创新活力,主办金砖国家青年能源峰会暨国际能源青年大会,并在框架下举办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赛,大赛吸引了三大石油公司、以及多家能源企业和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清华大学等全球近70所高校,32个国家的1600余名青年积极参与,为全世界关心气候变化和能源绿色转型的青年人才搭建了一个共商共享的平台。三是联合成员单位,成功立项国家留学基金委“碳中和能源领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推动工作组开展碳中和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目前,为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青年的交流,学校推出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国际夏令营与冬令营项目,面向国内多所能源高校开放,将于2023年7月起实施。项目包含阿塞拜疆、阿联酋、厄瓜多尔等多条线路,涵盖碳中和、环境治理、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等内容。该项目的实施将切实促进国内能源青年与“一带一路”能源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此外,学校也在积极探索“校-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建设中哈学院、中土学院,多措并举,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培养更多高层次、国际化的人才。在刚刚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期间,我校已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签署了关于共建中哈学院的合作意向书,计划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建成落地。未来学校将联合高校(青年)工作组成员单位开展更多活动,吸纳国外新成员加入,凝聚沿线高校智慧,共同为能源领域的合作共赢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吴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主办单位:国家能源局      运营单位:中国国信信息总公司

京ICP备11044902号

为了您最佳的浏览效果,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IE9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DR_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