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举办期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教授做客访谈室,接受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访谈。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今年是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会议主题是“向新而行 合作共赢”,在会议期间,中外嘉宾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发布了许多成果文件,请谈谈您的感受。
张广清:本届部长会议的主题,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是绿色低碳的创新成果。如本届会议发布的19个“小而美”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覆盖了油气能源的绿色转型到光伏、风电、储能等各种新能源成果,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很大提升。二是合作共赢的目的。协同各方力量,把各家优势发挥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机制。在合作机制的牵引下,大家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共赢目的。无论从国家角度,还是从全球角度,合作共赢都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十周年,其中之一就是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从合作机制上看,部长会议就是一种很好的合作形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禀赋各异,相互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共赢。
中国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领域长期深耕,而我们教育领域也为此做出了贡献。能源教育的人才共享、科研成果共享,都产生了积极的贡献。本届部长会议“向新而行 合作共赢”的主题也为能源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您认为,能源类高校在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未来需要在哪些领域发力,才能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能源高质量国际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广清: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能改善改变人们的理念,教育可以将绿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面向未来,如何让全球青年人才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必要,对以后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战略布局都非常重要。
一是需要能源教育者不断推进在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合作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比如,在课程体系方面,就要培养学生在基础知识架构的形成中可以满足绿色转型的需要。
二是要重视全球教育合作。“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也是能源合作的一种体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通过教育加强与来华留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建立他们知华友华的理念,从而构建长期合作机制,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优势。
三是高校和企业携手,共同发挥培训的纽带和提升作用。将资源国、企业、高校的人才和技术需求融合,从技能、管理、技术等的国内外互通方面开展长期稳定合作。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能源教育塑造能源合作的未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高校(青年)工作组成立已有三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组长单位,回顾三年历程,您认为在积极打造“一带一路”能源高校合作平台,引领国内外能源高校开展全面务实合作方面,工作组取得了哪些成绩和宝贵经验?工作组未来工作重点又是什么?
张广清:作为组长单位,我们首先感到责任重大。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的工作聚焦几个方面:
首先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通过工作小组,我们把国内外的一些青年学生的活动组织起来。这三年来,我们组织了大量的中外夏令营和冬令营,让青年学生尤其是国外学生了解中国能源转型的巨大发展和变化。比如阿塞拜疆、俄罗斯等国家青年学生来到中国后,发现中国的绿色转型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这种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国外的人民切身体会到中国在改善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贡献。
其次是建成一系列国际合作平台。前几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起成立了世界能源大学联盟,目前包括17个国家,32个能源领域高校;我们在2023年成立了全球能源转型智库联盟;2024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下成立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教育专业委员会等一系列国内外合作平台。这些平台的建立,为我们进一步提升合作质量和深度带来了很多帮助。前不久,我们和马来西亚国油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高等理工学院,签订了关于成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其中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是刚才提到的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成员之一。协议的签订响应“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能源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影响力。
再次是积极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我们组织16所成员单位,到国外大学和公司进行短期或较长期的访问和交流,帮助同学们尽快认识到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需要不同,因此各个国家在绿色转型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
对于未来,工作组有一些新的工作计划:
第一,我们将积极与相关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希望进一步增加工作组的成员数量。工作组成员不但可以包括国内大学,还可以包括国际组织和大学。去年我们和俄气公司石油大学联盟签订了联盟之间的合作协议。这种合作形式能够使我们的青年人才,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学术和全球视野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二,努力推进工作组内部科研合作之间的互补。工作组内部各个学校都有各自的优势资源,能源类的高校行业特色鲜明,综合性大学底蕴深厚。这些单位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享,对推动能源转型的技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三,持续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各国高校之间的共同话题比较多,气候变化、低碳绿色、人才培养,沟通非常顺畅。高校之间的这种高度互信,能够在国际合作方面发挥很多潜移默化的作用。
(记者:洪杨 薛晗 摄影:吕立元)
责任编辑:李楠